白城广播电视台欢迎您!
新姿白城展魅力 建设美好新时代

时间:2019-11-06 10:32:47 来源:白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分享到:

白城,经过70年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住房、道路、基础设施等城乡建设,都随着时间的积累,悄然巨变。从低矮破旧的平房到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从狭窄泥泞的街巷到宽敞明亮的街路,这一项项巨大的变化,都表明了一代代白城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勇往前行的奋斗精神。


回望来时路,砥砺新征程。70年,风雨无阻,70年,光辉历程。白城人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直将城乡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尤其是近年来,白城住建人抓住了白城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和老城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的机会,实现了“老城变新城,小区变花园”的目标,兑现了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的建设初衷;不仅创造了海绵+老城的“白城模式”,还创造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白城速度”,为国家在东北高寒地区,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探索出了经验、打造出了模板!实现了城市承载力、软实力“双丰收”。在“首届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创新典范项目暨中国特色海绵样板评选”活动中,我市荣获样板城市荣誉。一系列担当作为,一项项建设成果,不但为广大百姓打造了优美、舒适、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还为我们吉林省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一、整体改造求提升,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海绵+老城”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具体是:改造了:172个小区、48条道路、3个公园、3个广场、27条临街立面、18个老旧社区、1条商业步行街。新建了:10个公安警务亭、24个公厕、8个标准化社区、智慧城市1个总中心和7个分中心。改造效果最突出、最直接表现在6个方面:


在街路改造上:我们将原有的双向2车道,改造成为双向4车道、6车道、8车道,有的甚至达到了10车道,极大地解决了城市停车难问题,彻底消除了交通拥堵现象。同时,结合道路改造,对淤堵严重、标准过低的雨污水管网进行了翻建,同步建设多功能调蓄塘、雨水泵站等设施,消除了城市积水点,还通过建设雨水渗滤净化功能的生物滞留带与停车位,控制了道路径流污染。


在小区改造上:改变了以往插花似的零星单栋改造,为集中成片的整体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通过实施拆墙透绿,打通城市微循环,通过实施具有雨水滞渗功能的绿地改造和多种本土植物、砾石搭配样式,并建设休闲凉亭、景观小品、娱乐健身等设施,极大地提升了小区整体景观品质,累计增加绿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小区环境更加宜居,市民出行更便利。在2018年5月18日,中国建设报举办的“首届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创新典范项目暨中国特色海绵样板评选”中,白城市的诚基花园小区海绵化改造、民生乙小区生态及雨水综合利用和铁鹤小区海绵化改造3个项目在小区样板单体项目评选中入选,数量位居第一。另外,红叶小区的海绵化改造项目还被列为景观样板。


在管网改造上:本着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理念,我们对腐蚀老化、淤积严重、排水能力不足的道路管网进行了提标改造,小区内污水管网,全部改造并入城市污水主干网,避免了污染地下水。累计铺设街路污水管网48条189公里、雨水管网37条136公里,河道沟渠3条3.07公里,新建大排水通道2条2.02公里,改造暗渠23.7、明渠5公里,完全实现了雨污分流;更新改造800余栋楼房、9条街路17.28公里的自来水管网,自来水漏失率由原来的70%降至40%。


在城市绿化上:实施了48条街路、172个小区、12处街角小游园、4个城市出入口绿地建设,2处公园、2处广场绿地改造,28处拆墙透绿,1个医院、6个学校绿化改造,累计栽植完成白桦、青杄云杉、糖槭、水曲柳、海棠、银中杨、旱柳、金叶榆、紫叶稠李、白蜡、樟子松、五角枫、龙须柳、暴马丁香、百花花楸、北美红枫、垂柳、小叶椴、皂角、山桃稠李、红叶李等20余种乔灌木21.2万株,彻底改变了我市城区绿化仅用杨、柳、榆,树种单一、枯燥的状况。除此之外,还栽植地被花卉60余万平方米,草坪19余万平方米。可以说,初步形成了老城绿化,高低错落、乔灌结合、花草相应、丰富多元的格调,呈现了一街一品、一街一景的绿化景观。


在厕所建设上:践行“厕所革命”,高标规划建设了22座公厕。这些公厕每座都设置了独立隔间,基本达到了半自动化,部分公厕设有自动感应洗手池、声控节能灯和独立空调通风系统。除此之外,设有供热管线,冬暖夏凉、全天候保洁,公厕内还安装了挂钩、搁物板、饮水机、烘手机等配套设施,免费提供卫生纸、洗手液等物品。 同时,公厕在内部功能上更注重“以人为本、便民利民”,还专门为残疾人增设了无障碍通道、防跌倒安全抓杆和紧急求救按钮等配套设施。此外,每座公厕还增添了高低不一的洗手盆,以此方便小朋友使用。总之,公厕处处体现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不仅满足不同人群的如厕需求,更为广大市民如厕营造了干净舒适的环境。公厕建设,深受广大市民好评。


在城市亮化上:坚持整体性、特色性、科技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本着简约、大气、厚重的亮化理念,总体亮化采用黄色、白色两种色调,以静态为主、动态为辅的形式实施。共对12条主要街路(5街7路:长庆街、幸福大街、爱国街、金辉南街,中兴路、新华路、纯阳路、胜利路、朝阳路、文化路、青年街、海明路)、404栋临街楼体、6处标志性建筑群(联通大厦、广电大厦、开发大厦、联通铁塔、电力大厦、一中塔)、2座立交桥(长庆桥、长白桥)、1个城市出入口(丽江路高速口)、22个公厕、7处游园(经开、文化、金辉、新华、爱国街绿地、光明、聚宾苑)、森林公园的大门和泽雷塔亮化。亮化总长近20公里,累计使用LED线条灯10万套、洗墙灯8万套、像素点20万套、投光灯5千套、点光源4千套;总投资约8000万元;均采用新技术(采用LED像素点视频成像、多点联动,智能控制亮化技术)、新材料(采用航空铝型材质,具有耐低温、高寒、防腐等特性;同时,灯具芯片具有能耗低、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好 、光源亮度高等优点,且灯具不含汞、铅等重金属,发光时不产生紫外线)、新工艺(采用专业灯具安装型材(即,通过使用模具一次性安装点光源),具有整齐、美观、安全等优势)。亮化工程,基本覆盖了白城市所有的主要街路,所有的标志性建筑群和人群集中的重点区域。具体点亮时间根据四季昼夜变化,同步调整。冬季点亮时间大致是17:00至21:30;夏季点亮时间大致是19:30至22:00。可以说,亮化工程为白城市打造了精致、简洁、大气、流畅的城市夜景,为广大市民营造温馨、和谐、祥和的生活氛围。


二、因地制宜求创新,海绵成效逐步显现


一是敢闯敢试,大胆探索海绵建设模式。白城,作为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使命光荣、压力巨大。做好试点工作,就必须有敢为人先的气魄,去闯、去尝试。我们就是用这种精神,统领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过程,积累探索出了适用于白城市、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高寒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模式。我们灵活运用了“渗、滞、蓄、净、用、排”措施,基本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热岛有缓解、水体不黑臭”的海绵城市建设终极目标,并探索出了3项新技术。即:创新道路透水铺装技术,解决了北方冻融难题;创新融雪剂渗滤弃流技术,解决了融雪剂对道路、绿化植被侵蚀;创新利用了“渗井”功能,实现了小区超量雨水的源头减排,杜绝了雨污混接,回补了地下水,缓解了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我们的经验,被《中国建设报》定性为海绵城市建设“白城模式”,并在一版、二版整版进行报道;权威刊物《中国海绵城市研究》,还就此出版了一期白城海绵模式专刊。白城海绵试点建设,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得到业界充分肯定,实现了由“跟跑”到“领跑”的巨大转变。


二是无畏无惧,勇于担起改善民生重任。白城城市建设久远,但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两米一个坑、百米一个灯,头上蜘蛛网,脚下臭水坑”,是白城的真实写照。改造老城、民生期盼、迫在眉睫。2016年,白城市委、市政府,以民生大局为重,不畏艰难、果敢担当,借助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契机,采取“海绵城市+老城改造”模式,全力推进了“城市双修”,实施了白城市城市建设史上,改造规模最大、投资力度最强、设计标准最高的老城区综合提升改造。将原海绵城市试点面积22平方公里扩增到38平方公里;项目由9类、279项工程增加到16类、469项工程;投资由43.5亿元调增到68亿元。这次老城改造,改造面积占建城区面积近90%;既有地下、又有地表、还有空中,有道路、有管网,从城里到城外、从小区到城市出入口,覆盖了所有市政设施;投资额度是几十年白城城市建设的总和。


三是创新举措,整体提升城市维护能力。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海绵城市实现了圆满收官,老城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城市基础设施彻底改造、全面更新,城市承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为巩固海绵城市建设(老城改造)项目成果,我们创新实行了“园长”、“路长”、“区长”为主要管理形式的“三长”制度,加强项目运营期的监督,实现巡查工作常态化、管理维护制度化,机关、企事业中层以上百余名干部,对“园”、“路”、“区”三大类232个子项工程实行常态化“园长”、“路长”、“区长”专项负责巡查制,使项目在运营维护期产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真正实现项目运维监督无死角、无时差、全覆盖。通过包保,让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能够沉下去、俯下身,改变过去那种占着位子、顶着帽子、摆着架子的“慵懒散”等作风。


三、勠力同心求突破,智能管廊高效运行


我市地下管廊工程建设总投资5.5亿元,(其中:管廊本体建设含综合管廊共3.5亿元;电力、通信入廊施工2亿元)。对中心区域内12条主街主路(长庆南街、丽江路、胜利路、新华路、中兴路、民主路、辽北路、青年街、金辉街、幸福街、光明街、红旗街)全部进行管廊建设,并对21条支路通信线缆实施入地。我市共建设廊体29公里,实施电力电缆入廊入地217公里(含直埋管),联通、电信、移动、吉视传媒、军用光缆入廊入地324.1公里。剪除架空电力电缆100公里,累计拔除电缆水泥杆600基,拆除通信光缆黑木杆364根,安装箱变及环网柜设备282个,吊装钢管杆66根。形成了城市中心区主街主路廊体相通、缆线相连,五纵五横的大环线完整的地下闭合系统。成功地满足了城市中心区各种线缆的顺畅、安全运行。


线缆入廊后,无论在空间上,还是线缆布局上,都很好地保证了维修互不影响,信号互不干扰。同时将智慧城市、公安监控、交警监控、路灯亮化等光缆一并移入地下管廊实施统一规划及布设,提高了缆线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便于缆线日常管理及维护,有效解决了城市“蜘蛛网”等问题。我市老城区改造主干路线缆入廊入地工程的全面完工,解决了老城区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告别了主街主路地面无线杆、上空无线缆的历史,有效地保障了城市安全,完善了城市功能,极大地美化了城市景观,改善了视觉污染问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赞誉。


四、上下齐心聚合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伴随着海绵城市、老城改造的深入实施和城市变化的日新月异,大大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广大市民深感居住在白城有盼头、有希望,自豪感、幸福感空前。具体表现在:


广大百姓的公德意识得到了极大提升。海绵城市、老城改造的实施,的确给百姓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近5000余家商户的经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我们的百姓却给予了我们工作极大的理解和支持,没有因施工影响而要求补偿,难得是,还实现了百姓和商户零上访的难得局面。伴随海绵城市、老城改造的完成,平日乱倒垃圾、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行为,不仅日渐减少,且能自觉抵制。


城市的整体形象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海绵城市、老城改造的实施,使我们城市的基础服务功能有了大幅度提升,道路变宽敞、小区变花园,城市更智能,环境更优美。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大大提升,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整体增强,已经有一些外埠客商,现在就表示,将来有机会一定来白城投资办厂。


海绵城市建设成功接受强降雨考验。2018年7月16日,下午4点至5点之间,我市城区内发生了强降雨,持续时间长达36分钟,累积降水量达到29.6mm。按照气象部门对降雨标准界定,每小时16mm为暴雨级别。对照这一标准,本次城区降雨级别,是暴雨级别的近2倍,远超暴雨量级。本次持续降雨时间之集中、降雨量之大,在我市近三年气象数据记录上尚属首次。降雨过后1小时,积水全部消除,道路上没有积水点,百姓的正常出行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住建系统干部职工的干事、成事的信心倍增。海绵城市、老城改造的实施,使住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能力得到了历练、政治素养得到了提升,干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想事、干事、成事,担当、有为的新风尚。


纵观白城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和老城区综合提升改造,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市委、市政府大胆决策,担民生之责,显为民之本,带领全市人民戮力同心、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70年来,我市的城市变化,这一路,高歌猛进;这一程,沧桑巨变。今天我们应该借着建国70周年的辉煌时刻,为我市唱一首赞歌,带着脚踏实地的干事创业精神,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际行动献礼建国70周年,继续见证我市的蓬勃发展,不断创造“白城奇迹”。奋斗不息,追梦不止,我们永远在路上。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45号

白城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吉ICP备2022000140号
Copyright baicheng Group.All Rights.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36-3677859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广电大厦